菩萨地.静虑品(1):自性静虑
来源:大象佛学图书馆 2023-03-06 15:53:40


(资料图片)

正闻熏习

柔和质直

作者|观诸法如

菩萨地.静虑品(1):

自性静虑

本地分中菩萨地.

初持瑜伽处静虑品第十三

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四十三释遁伦集撰《瑜伽论记》卷第十 ( 之下 ) : 「静虑品」,如 《对法》云: 「其心纯善,系心一境,故名静虑。」此品广明,故云静虑品。科文准前解。 酉五、定度(即静虑品)(分四科) 戌一、征 云何菩萨静虑波罗蜜多?什么是菩萨的静虑波罗蜜多? 延伸阅读: 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三十五:「 云何菩萨静虑波罗蜜多种姓相? 谓诸菩萨性于法义能审思惟,无多散乱。若见若闻阿练若处,山岩、林薮、边际卧具,人不狎习,离恶众生,随顺宴默,便生是念:是处安乐出离远离,常于出离及远离所,深生爱慕。性薄烦恼,诸盖轻微,麤重羸弱,至远离处,思量自义,心不极为诸恶寻思之所缠扰。 于其怨品,尚能速疾,安住慈心,况于亲品及中庸品!若见若闻有苦众生,为种种苦之所逼恼,起大悲心,于彼众生随能随力,方便拔济,令离众苦。于诸众生性自乐施,利益安乐。亲属衰亡、丧失财宝、杀缚禁闭及驱摈等,诸苦难中悉能安忍。其性聪敏,于法能受、能持、能思;成就念力,于久所作所说事中,能自记忆;亦令他忆。 如是等类,当知名为菩萨静虑波罗蜜多种姓相。 」 戌二、列(分二科) 亥一、嗢柁南 嗢柁南曰:自性一切难,一切门善士;一切种遂求,二世乐清净。如是九种相,名略说静虑。这是颂文。列出来静虑波罗蜜多的差别,下面是长行。 亥二、长行 谓九种相静虑,名为菩萨静虑波罗蜜多。「谓九种相静虑」,静虑有九个相貌,「名为菩萨静虑波罗蜜多」,哪九种呢? 一者、自性静虑。二者、一切静虑。三者、难行静虑。四者、一切门静虑。五者、善士静虑。六者、一切种静虑。七者、遂求静虑。八者、此世他世乐静虑。九者、清净静虑。这六波罗蜜都有这九个名称,名称是相同的,但是里面的含意不一样。这是用颂和长行,列出九种静虑波罗蜜多的名称。 戌三、释(分九科) 亥一、自性静虑(分三科) 天一、征 云何菩萨自性静虑?释遁伦集撰《瑜伽论记》卷第十 ( 之下 ) :自性中 「于菩萨藏闻思为先」者,修定方便。 「所有妙善」者,简别味定也。 「世出世」者,有漏名世间,无漏名出世。又无漏中,缘世谛者名世间,缘真谛者名出世。 「心一境性」者,出静虑体。 「心正安住」者,释静虑义。 「或奢摩他品」等者, 景云:于正修时,定势偏多,或智慧偏增,此据同聚出体,以四支五支皆名定故。言 「双运道、通二品」者,定慧均平,二品俱转。 基云:此中何故言 「毗钵舍那」? 景云:泛 举 也,意取奢摩他。又 义曰:此中不然。今此中皆有 「品」言,若在定品 时 ,同 时 中非 无 有慧余心、心法等,若在 观 品 时 ,同 时 非 无 定余心、心法等,但以 随 增 说为 定品、 观 品,据 实当时 具定慧等。其偏句既 尔 ,俱句、俱非亦然。 测云:此四句即明四种正修:一、奢摩他品;二、毗 钵 舍那品;三、能 双运 道;四、俱通二品。即此与上 〈力种姓品〉所 说 四种正修同,彼云 「一者、奢摩他;二者、毗钵舍那;三者、修习奢摩他、毗钵舍那;四、乐修习奢摩他、毗钵舍那」,乃至 广说 。 菩萨的自性静虑是什么意思呢?自性实在就是「别」,特别的别,就是静虑波罗蜜多本身不同于其它波罗蜜多,有特别的地方。那就是自性,自己的体性、相貌不同于其它波罗蜜多。 天二、释 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,所有妙善世出世间心一境性「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」想要得静虑波罗蜜多,对于菩萨藏要「闻思为先」,就是先要闻思,然后才可以成就静虑波罗蜜多。如果不闻不思,想成就静虑波罗蜜多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所以闻思是道前方便。「所有妙善世出世间心一境性」,有了闻思的成就以后,还要成就所有妙善的世间心一境性,所有妙善的出世间心一境性。妙善是赞叹心一境性是非常好的,非常微妙,世间的一切法所不能及。《金刚经》上常说: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,也不如受持《金刚经》四句偈的功德大。我们读这篇文好像就这样过去了,但是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,就忘记了这件事。求世间的名利,比修学佛法重要,看我们佛教徒的行为是这样。这出世间的圣道非常重要,但是我不知道,我做世间上名利的事情,我感觉欢喜,我契机,契理这件事我不知道,我欢喜这样做,就这样做。现在说「妙善」,世间的心一境性是妙善,出世间的心一境性更是妙善,比其它的事情重要。「妙善」这句话,就是我们要有愿,愿意成就静虑波罗蜜多,要有这个愿。我没有这个愿,那就没有这件事,我不想得禅定,我不想修学圣道。我想写一篇博士论文,那就是你有这个愿。你若有什么愿就做什么事,没有这个愿就不会做这件事,而这里说的「妙善」就是我们要发动这个愿,这件事最好。这是什么意思?就是劝你发愿,你要有这个愿。既然没有圣道的愿又何必出家呢!但是他还是出家了,应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?「所有妙善世间的心一境性,出世间的心一境性。出世间的「出」就是超越的意思,出世间的静虑是超越世间静虑,世间的静虑是不能够和出世间的静虑相比。   心正安住;或奢摩他品,或毘钵舍那品,或双运道俱通二品。「心正安住」能安住于心一境性这里,「正」是好的意思,能好好的努力安住在心一境性这里,就成功了。「或奢摩他品,或毘钵舍那品」,心一境性有两种,一类属于奢摩他,另一类属于毘钵舍那,「或双运道俱通二品」,而止观双运这一部分是通于止也通于观。这样分共有三种。 天三、结 当知即是菩萨所有静虑自性。结束这段文,菩萨的静虑自性就是这些。妙善的心一境性,或者属于奢摩他品、毘钵舍那品,或是属于双运道俱通二品。这就是菩萨静虑波罗蜜多的自性。

喜欢作者

相关文章

最近更新